河北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双减”工作的决策部署,把“双减”工作作为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坚持双向发力,不断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努力以教育良好生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教育满意度。

  压紧压实各方责任。强化统筹协调,完善体制机制。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省委常委会议、省委深改会议、省政府常务会、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等多次专题研究、协调部署、调度推进。建立由省教育厅牵头、20家省直部门参与的全省“双减”工作专门协调机制,凝聚工作合力,推动工作落实。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实施方案》,研究制定近30个配套文件,完善“1+X”政策体系。强化专项督导,压实政府责任。省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将“双减”工作作为重点工程,纳入对县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实地督查重要内容,并以“双减”专项督导半月报督促工作落实。强化学校责任,内外双向发力。坚持“校外治理、校内协同”,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校在校外培训机构治理中有关责任的通知》,压实学校责任,规范校外培训行为。印发《致全省中小学生的一封“双减”公开信》,通过多种方式对家长进行宣传教育,凝聚社会共识。

  校内严抓减负提质。强化校内教学,减轻作业负担。出台作业管理办法,建立作业校内公示制度,全省义务教育学校普遍实行每周1天无作业日。研制义务教育阶段12个学科作业设计与实施指导意见,推动作业减量提质,有效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印发义务教育学校考试管理规定,促进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有机结合,科学全面评价学生。抓好课后服务,提高学生兴趣。实施“课后服务三年行动计划”,在每个县区培树一所小学和初中课后服务示范校,2021年创建课后服务示范县16个、示范校108所。推动学校把课后服务纳入教育教学整体规划,“一校一案”完善课后服务实施方案。推动“一校一品牌”“一校一特色”,以课后服务质量提升统筹推进劳动实践教育、家校合作共育、校外培训机构整治等工作,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全省开展课后服务的义务教育学校比例达到100%,643万学生参与课后服务,参与率达88%。提升教育质量,规范日常管理。以优质均衡为目标,持续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深化义务教育办学模式改革,推行集团化办学、学区制管理、学校联盟、委托管理等,实施城乡学校结对帮扶,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引导学校按照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办学,严格规范中小学生日常作息时间,科学把控学校教学节奏和教学强度,保障学生休息时间。积极开展每天“阳光运动一小时”活动,增强学生体魄,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校外狠抓规范治理。严格审批登记,压减机构存量。坚决落实“三个一律、一个暂停”,一律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义务教育、普通高中和学龄前儿童的校外培训机构,暂停审批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对学科类培训机构采取“一对一”“多对一”形式,大力压减义务教育学科类培训机构数量。严把“学转非”关口,对于办学资质不够或手续不全,甚至列入“黑名单”的机构,注销其办学资格;对原有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和已经转型为非学科的培训机构全部纳入监管范围。截至2021年底,全省义务教育学科类培训机构压减率99.9%、“营转非”100%、预收费资金监管100%。开展专项整治,规范办学行为。持续开展“三查一清理”专项整治,严查无证培训机构、违规有证机构和变种机构,全面清理规范校外培训广告,对违法机构严查重处,形成有力震慑。制定义务教育阶段校外培训机构禁止性事项负面清单,从培训时间、培训内容、财务收费等方面明确“二十五不得、二十严禁”,要求各地市对照负面清单严格查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违规行为。针对隐蔽性的学科类培训“变异”行为,由乡镇(街道办)负责辖区内无证校外培训机构的摸排综合治理。预防化解风险,维护社会稳定。及时制定校外教育培训机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指南、风险防范清单等,指导各地动态掌握校外培训机构底数。扎实做好举报线索核查工作,确保及时处理和回应。对卷钱跑路、退费难等风险隐患提前研判、做好预案,加强预收费资金监管,抓早抓小抓细各项风险防控工作,确保稳定有序。

中国教育观察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