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航大学副校长吴仁彪建议高校实行学士学位分级制度,调动大学生学习积极性,并在全国高校推行差异化就业推荐办法。

  吴仁彪认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辉煌成就。2020年高考报名1071万人,实际录取967.5万人,实际录取率超过90%。“以上数据表明,我国高等教育基本上实现了传统意义上的‘宽进’。”

  “多年来,中国孩子的学业生涯是以考上大学为分界点,为了考上好一点的大学,中小学阶段‘累得要命’,由于没有‘严出’的社会文化氛围,考上大学之后‘嗨的要死’。”他表示,社会各界,包括学生家长都希望扭转“玩命的中学、快乐的大学”的现象,对大学生要合理增负,这已经成为教育主管部门、高校和社会的共识。

  吴仁彪说,虽然部分学校采取了一些措施,但目前“严出”的手段和政策中,只是把学生作为被动管理的对象,没有考虑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并没有解决“60分万岁”痼疾,“而这恰恰是中国大学生之所以放松甚至放纵的根源。”

  “需要指出的是,不能为了‘严出’而去设置淘汰率或者末位淘汰,这样就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他认为,无论是对于高校还是毕业生就业来说,一旦适用样本扩大到一定程度,“严出”都有可能演变成一个费力不讨好的麻烦,需要更加智慧的方法切入。

  吴仁彪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自1981年1月1日起施行,实行学位制在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但我国现行的学硕博三级学位中,虽然学士和研究生有毕业证和学位证之分,但毕业未获得学位者很少,“‘60分’和‘90分’学生获得的学位证都是一样的,看不出区别。”

  为此,吴仁彪建议,在全国普通本科院校普遍实行学士学位分级制度。他说,虽然全国普通高校较多,但本科院校生源素质良莠不齐,“一般层次越低的高校通常学风也越差,更需要通过学位分级来调动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还要在全国所有高校推行差异化就业推荐办法。”吴仁彪说,由于应届大学生就业和考研一般都在拿学位或毕业前最后一年进行,可以根据大一到毕业前一年的学习成绩出具成绩单供用人单位参考,上面含每个学生在其专业的位次比,并保留不及格和重修补考记录。

  此外,他还建议正在修订的《学位法》中增加学位细分级条款,只设普通学位和荣誉学位两大类,荣誉学位主要面向优秀毕业生(按一定比例和/或一定标准设立)和面向精英群体设立的教改项目的毕业生,实施办法可由各高校自己设定。建议先从大学生学士学位开始试点。“因为中学到大学处于最重要的人生转折阶段,大学生更容易因为不适应而迷失自己。”

中国教育观察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