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3月5日,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网络提速降费要迈出更大步伐。3月6日上午,工业和信息化部和与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宣布今年10月1日起全面实施取消手机国内长途和漫游费,今年大幅降低中小企业互联网专线接入资费政策将惠及2200多万中小企业。对于提速降费工作此次迈出的务实一步,行业专家持何观点?下面整理了五位专家的解读文章,以飨读者。
释放宽带提速降费红利,支撑经济社会转型升级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
宽带网络是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公共基础设施,对于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育新经济新动能,促进“四化”同步发展,加快网络强国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网络基础设施发展工作,在相关部门和网络运营企业、互联网企业的共同努力下,两年多来,我国宽带网络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顺应经济发展需要和社会期盼,还要加强统筹,抓紧再出台一批提速降费新措施,全面提升宽带发展质量,让宽带发展红利惠及大众和广大企业。
宽带网络提速降费成效显著
自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建设高速宽带网络实施宽带网络提速降费指导意见》以来,我国宽带投入力度明显加大,高速网络覆盖和接入能力大幅提升、网络实际可用速率快速提高,固定宽带和移动上网流量价格不断下降,提速降费成效日益凸显。
第一,网络接入能力大幅提高。经过两年多的集中攻坚,我国基本实现从铜缆接入向光纤接入的技术跨越,城镇地区和部分农村地区普遍具备百兆以上固定宽带接入能力,并为向千兆网络过渡奠定的了坚实基础。根据工信部统计数据,到2016年底,我国FTTH用户占宽带用户比达到76.6%,已领先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所有国家;在移动宽带方面,我国4G也实现跨越式发展,用不到3年的时间建成全球最大的4G网络,形成全球最大的4G用户群,4G用户占在我国移动电话用户总数中的渗透率达到58.2%,超过日本(57%),仅次于美国(69%)和韩国(75%)。
第二,网络实际可用速率快速提升。根据宽带发展联盟发布的2016年第四季度《中国宽带速率状况报告》显示,固定用户平均实际可用下载速率达11.90Mbps,较2015年底的8.34Mbps提升了42.7%;4G移动用户实际可用下载速率达到11.93Mbps,为同期3G平均下载速率的3倍。从全球对比来看,我国固定宽带实际可用下载速率已进入全球较快梯队,超过澳大利亚、法国、意大利等发达国家;移动网络用户平均下载速率超过美国,与日本、韩国、俄罗斯处于同一水平。移动数据流量消费呈现爆发性增长态势,2016年12月户均接入流量达1087M,是两年前的5.3倍,由此进入“G比特”消费时代。
第三,网络资费水平持续下降。据测算,全国固定宽带平均资费水平从2014年每兆带宽每月5.9元下降到了2016年底的0.815元,降幅达86.2%,用户月均支出减少22.8%。移动宽带流量平均资费水平从每兆流量0.139元下降到0.049元,降幅达64.7%。根据国际电联2016年11月发布的《衡量信息社会》报告数据,我国固定和移动宽带价格在190个国家和地区中分别排名第81位和第36位(按从低到高排名),分别处于资费中等和较低的国家行列。
在我国光纤覆盖家庭的规模、接入速率、4G建设等方面都取得较大提升的同时,我国与日韩英美等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比,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期盼相比,还是有较大差距的。在国际社会纷纷调高宽带发展目标、加大政策综合支持力度,力图抢占数字经济新优势的宏观背景下,我国宽带发展面临着的内外压力依然较大,还需要加快步伐,不断提升网络发展水平。
宽带网络提速降费助力转型升级
网络提速降费的深入实施,拉动了社会有效投资,促进了产业链发展,推动了业务融合创新,加快了“互联网+”融合渗透步伐,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对于支撑经济新的发展和转型、丰富群众生活中产生了巨大的外溢效应。
第一,直接拉动上游制造企业增长。受益于网络建设投资加大,光纤制造、网络设备、智能终端等相关制造企业都保持较好的发展,2016年上半年,亨通光电、烽火通信、中兴通讯三家企业在国内市场的营业收入分别同比增长了35%、26%和14%。2016年1-12月,国内4G手机市场出货量达4.98亿部,同比增长16.1%,带动华为、OPPO和VIVO等进入全球排名前五。
第二,推动互联网应用的移动化转型发展。智能终端的普及和4G网络的加速覆盖,推动电子商务、搜索引擎、社交网络等业务向移动端转移,带动移动端业务持续快速增长。到2016年第三季度,阿里巴巴移动端交易额占比达78%,较2015年底提升18个百分点;百度移动搜索月度活跃用户数达6.6亿,移动端营收占比达64%,较2015年底提升8个百分点;腾讯微信月活跃用户数达8.46亿,比2015年第三季度增长30%。
第三,促进了“互联网+”融合创新。2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网络提速降费工作不仅仅是给老百姓“送红包”,更对国民经济转型升级意义重大!宽带网络正为各个领域的技术快速应用、组织变革以及商业模式创新提供载体和手段;同时,宽带网络的广泛应用也带动了创新创业模式的变化,基于宽带网络的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正在兴起,在高速移动互联、万物互联环境下,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其他产业不断融合,不断催生出新模式新业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驱动力量。
深入推进网络提速降费的努力方向
2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对提速降费提出了新要求,“抓紧再出台一批提速降费新措施,提高网络服务能力和质量”。电信运营商要充分认识到提速降费既是市场行为也是企业的社会责任。下一步要在前两年的基础上,坚持问题导向,重点针对网络提速中的薄弱环节,分析网络降费的需求与重点,精准施策,统筹联动,提升网络服务性价比和用户满意度,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
第一,要强化多环节联动提速。目前,光纤到户已经成为我国最主要接入方式、“最后一公里”接入能力大幅提升,但很多用户上网感知还没有得到较好的改善,主要是网络提速还存在瓶颈环节,涉及到网间互联互通、互联网国际出入口、网站服务器能力和网站联网带宽等环节。建议在前期接入能力大幅提升的基础上,下一步重点瞄准如何提升用户实际可用下载速率,加大网络设施建设投入和管理机制创新,着力消除瓶颈环节,推动全网协同提速和统筹优化。同时也需要在小区接入、基站选址和频率规划等方面协同配合。
第二,要缩窄城乡宽带发展鸿沟。近年我国城乡宽带发展差距明显,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国长期缺乏较完善的电信普遍服务机制。目前正在开展的电信普遍服务试点工作对促进农村宽带发展有一定的推进作用,但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电信普遍服务长效机制,不断丰富电信普遍服务的内涵,将农村地区宽带网络建设与信息化应用推广、农村电子商务、网络扶贫攻坚等工作结合起来,协同推进。
第三,要推动宽带资费稳步下降。面向消费者的降低通信资费还有需要着力的空间,在特定业务降费上,用户还有较高期望,比如,国际长途去话资费相对较高等。在企业侧,据了解,与一些发达市场相比,我国企业使用互联网接入专线价格高于竞争较为激烈的发达国家水平,不利于企业创业创新。下一步,一方面要推进市场开放,强化市场竞争,扩大宽带接入网业务试点范围,有效带动资费水平的下调。同时,基础电信企业应简化资费套餐,针对低收入群体、公益机构、中小微企业等推出更加优惠的资费方案,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最后,要合理确定提速降费目标。网络提速降费工作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涉及诸多环节,关系多方利益,必须遵循发展规律逐步推进,难以一蹴而就。基于对国民经济转型升级的重大意义,网络提速降费要作为一项长期工作实施下去,但是在一定阶段,“提速”和“降费”要协调起来。下一步,建议研究制定提速降费中长期目标,科学制定提速降费阶段性目标和路线图,兼顾电信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消费者期盼、以及对其他行业转型升级的支撑作用,指引我国网络基础设施的跨越式发展和国际赶超。
“网络强国与提速降费”布局推动我国宽带能力大幅提升惠及民生
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邮科院烽火科技集团余少华
当今世界正处于“网络信息世界与自然世界和人类社会”深度融合的进程中,百年一遇,像人类所经历过的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一样影响深远、意义重大。这一进程正深刻改变着全球的经济格局、文化格局、安全格局和竞争格局。我国已对建设网络强国作出全面部署。
网络与通信是全球各类工程科技中创新最活跃,技术更新换代最快,应用普及传播最广,辐射带动作用最大的领域之一。全球已有119个国家和地区实施了宽带战略。根据国际电联的数据,截止2016年,全球互联网已经覆盖了至少220个国家和地区,全球网民超过34.9亿,移动电话用户73.7亿,移动宽带用户36.5亿,固定电话用户10亿,固定宽带用户8.8亿。宽带网速一直是宽带网络发展中的核心问题之一,宽带网速是宽带网络发展水平的一种综合体现。
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高速宽带网络建设推进网络提速降费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要求“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大幅提高网络速率”,提出了到2017年我国宽带发展的目标,并做出了全面部署。2016年,全行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完成4350亿元,其中移动通信投资完成2355亿元。这项工作实施以来,通过我国行业主管部门和各级政府对宽带网络建设的持续引导和大力推动,电信运营商、设备制造企业和科研单位大量人力物力的不断投入和通力合作,我国宽带网速效果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推动固定宽带接入网全面向光纤接入网升级
2016年,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数量达到6.9亿个,比上年净增1.14亿个,同比增长19.8%。近年来,工信部联合住建部发布了我国光纤到户两项国家标准,要求城市新建住宅的通信设施必须采用光纤到户方式建设,这就为光纤宽带网络的建设和部署提供了制度保障。“提速降费”工作实施以来,我国行业主管部门通过示范引导、规划目标等方式,严格督导落实光纤到户建设标准,并大力推动基础电信企业持续加大投资力度,开展城市老旧小区的光纤化接入改造,引导建设光网城市,大幅加速我国固定宽带网络“光进铜退”步伐。据统计,至2016年末,我国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光纤接入(FTTH/0)用户净增7941万户,总数达2.28亿户,占宽带用户总数的比重比上年提高19.5个百分点,达到76.6%。8M以上、20M以上宽带用户总数占宽带用户总数的比重分别达91.0%、77.8%,比上年提高21.3、46.6个百分点。接入网设备容量1.85亿门,2016年新增1110万门。2016年固定互联网使用量同期保持较快增长,固定宽带接入时长达57.5万亿分钟,同比增长15.0%。根据宽带发展联盟发布的《中国宽带速率状况报告》第14期,截至2016年末,我国固定宽带网络平均可用下载速率达到11.90Mbps,比2014年末增长了近3倍。
推动移动宽带接入网全面向4G网络升级
4G网络是移动宽带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政府和产业各方协同,大力推进4G的建设发展。2013年12月,国家相关部门发放了第四代移动通信(4G)牌照,我国正式开展第四代移动通信(4G)网络的建设,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2G跟随”“3G突破”到“4G同步”的跨越,不但产业研发能力显著增强,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而且成为国际标准的主要制定者之一。据统计,2016年末我国移动电话用户数达13.2亿(其中2016年新增5053万户),移动通信基站数达559万个(其中263万个是4G基站),4G用户数达7.7亿(其中2016年新增3.4亿户)。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21.8亿户,新增7317万户。全年月户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达到772M,同比增长98.3%。2016年1-11月我国累计生产手机20亿部,同比增长19.9%,其中智能手机14亿部,增长12.7%。2016年1-11月生产移动通信基站设备31898万信道,同比增长15.6%。根据宽带发展联盟发布的《中国宽带速率状况报告》第14期,截至2016年末,通过4G网络访问互联网时的平均下载速率达到11.93Mbps,是3G时代下载速率的3倍。随着4G进入规模商用阶段,面向2020年及未来的第五代移动通信(5G)已成为全球研发热点。5G具有更高速率(1Gb/s以上)、更低时延(1毫秒量级)、更高可靠和更低功耗等特点,将成为2020年及未来连接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基础通信方式。为支撑5G技术研发和国际标准研制,我国于2013年成立了IMT-2020(5G)推进组,整合产学研用,有力推动了5G发展,并于2016年初全面启动了5G技术研发试验,依托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同步启动对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测试和验证,以大规模天线技术带动其它技术的产业突破。
推动骨干网和城域光网全面向超高速超大容量超长距离传输升级
光网络传输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宽带体验速率的提升,还离不开我国骨干网容量的提升和互联网网间互通能力的增强。只有“主干道”宽了,“联络线”通畅了,才能保证车辆的快速通行。“提速降费”工作开展以来,各基础电信企业加速建设部署高速大容量光通信传输系统,目前,100Gbps的光通信传输系统已经在我国普遍应用,400Gbps的光通信传输也已经试点应用,我国骨干传输网络容量持续提升。2016年,全国新建光缆线路554万公里,光缆线路总长度3041万公里,同比增长22.3%,整体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全国新建光缆中,接入网光缆、本地网中继光缆和长途光缆线路所占比重分别为62.4%、34.3%和3.3%。其中长途光缆保持小幅扩容,同比增长3.5%,新建长途光缆长度达3.32万公里。同时,国家相关主管部门也在持续推动互联网骨干网间互联架构的优化,扩展互联网网间带宽容量,新增了10个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减少了广大中西部地区互联网流量的长途迂回绕转,有效提升了网间流量疏通效率,近年来互联网网间带宽扩容超过了1000G,从而推动了用户上网体验的持续提升。
未来数年,网络与通信技术的发展方向是三元万物互联以及与各行业各技术的系统性融合,以智能化虚拟化软定义方式实现,连接、延伸和渗透整个世界,由此不断催生出许多新概念、新需求、新模式、新生态和新平台,产生无限的可能性。连接数量从百亿级迅速发展到千亿级与万亿级,从人-网二元互联发展到人-网-物三元和多元互联,从地面的平面互联发展到空间三维互联及外太空和星际互联,网络数据总量将从TB和PB级快速发展到EB、ZB、YB乃至BB级,视频将占据网络大部分流量。3s-abc可概括网络与通信未来的发展趋势,即“3”指人-网-物三元千亿级万物互联以及与各行业各技术的融合,“s”指软件定义网络、网络功能虚拟化与开源(SDN(软件定义网络)/NFV(网络功能虚拟化)/OpenSource(开源)),“a”指网络的万物互联与技术融合以人工智能方式实现,“b”是网络的大数据化,“c”是指网络的云化,大带宽、广覆盖、高通量、绿色节能成为连接的基本特征。网络与通信领域现有的核心技术都将在未来数年前后遇到靠渐进式改进难以逾越的技术墙。一是,移动通信技术墙,在无线频谱资源日趋枯竭和网络带宽大幅提升的背景下,期待新的理论和技术创新带来移动通信技术的下一轮跨越发展;二是,IP数据通信技术墙,数据通信面临互联网IPv4地址耗尽,TCP/IPv4架构面临可扩展性和进一步承载千亿级万物互联的巨大流量的挑战,重要安全事件的溯源是难点,亟需加快新一代互联网颠覆性技术的研究进程;三是,光纤通信技术墙,容量增速已远落后于互联网流量增速,传输容量进一步提升遭遇光电器件和光纤非线性等的限制,呼唤新的突破性技术登场。此外,集成电路技术墙,集成电路平面特征尺寸已逼近物理极限,摩尔定律也将走向终结,逐渐步入“后摩尔时代”;能耗/绿色通信--技术墙,现有技术每比特信息传输能耗也将遭遇瓶颈;大数据--技术墙,用传统思路和方法处理大数据和广连接早已力不从心;新兴业务(包括4K、8K超高清视频、VR/AR、3D、高清视频等)对网络承载和终端形态形成直接冲击。所有这些,都急需新的原创性重大突破以推动网络与通信技术的跨越式发展,持续推动网络强国与提速降费,持续提升用户体验,持续惠及民生。
相信在新的历史条件和发展机遇下,随着“网络强国与提速降费”工作的不断深入落实,我国政产学研用各界将上下同欲、齐心协力,不断加大技术创新力度,不断突破核心技术,进一步缩小我国城乡差距、东西部差距以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共同推动我国宽带网络的快速发展,不断为我国的网络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注:以上行业数据引自工信部通信运营业统计公报、国家统计局和国际电联的数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