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1月1日上午,老挝驻华大使坎葆·恩塔万一行5人到西南政法大学调研区域国别学院(中国-东盟法律研究中心)建设情况,并在学校渝北校区勤业楼第一会议室召开座谈会。重庆市政府外事办亚洲处处长徐胜、副处长唐悦陪同调研。校党委副书记、校长付子堂出席会议并致辞。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岳彩申主持会议。校区域国别学院(中国-东盟法律研究中心)院长(主任)、国际法学院院长张晓君,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国际教育学院院...

  11月1日上午,老挝驻华大使坎葆·恩塔万一行5人到西南政法大学调研区域国别学院(中国-东盟法律研究中心)建设情况,并在学校渝北校区勤业楼第一会议室召开座谈会。重庆市政府外事办亚洲处处长徐胜、副处长唐悦陪同调研。校党委副书记、校长付子堂出席会议并致辞。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岳彩申主持会议。校区域国别学院(中国-东盟法律研究中心)院长(主任)、国际法学院院长张晓君,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国际教育学院院长张建文以及相关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


座谈会


坎葆·恩塔万大使讲话

  会上,坎葆·恩塔万大使观看了区域国别学院(中国-东盟法律研究中心)宣传片,听取了校长致辞和区域国别学院(中国-东盟法律研究中心)建设发展情况汇报后,对西南政法大学在法律人才培养方面所取得成就和区域国别学院(中国-东盟法律研究中心)的建设发展给予高度评价,向学校对老挝驻华使馆一行给予的友好、热情接待以及对老挝留学生的高度重视表示衷心感谢。她表示,西南政法大学是一所文化底蕴深厚、办学特色鲜明的大学,区域国别学院(中国-东盟法律研究中心)对促进老挝与中国在法律方面的合作做出了巨大贡献,为之后的深度合作打下了坚实基础。期待双方以此次调研座谈为契机,开启双方合作新篇章,搭建更多的合作平台,进一步加大与东盟以及老挝在法律、教育相关领域的合作交流,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共赢。


付子堂校长致辞

  付子堂校长对老挝大使一行到校调研座谈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学校的办学历史、学科发展情况和在校老挝留学生学习情况。付子堂校长指出,西南政法大学历来重视对外交流和合作,与东盟国家的法律界和高等院校开展了众多务实合作。中国法学会依托我校国际法学院成立的区域国别学院(中国-东盟法律研究中心),现已成为全国最大的东盟法治人才培养共同体。此外,在校的老挝籍留学生学业表现优异,是学校留学生群体中的优秀代表,且毕业的老挝籍校友,如今已在老挝各个行业崭露头角,是西政杰出的优秀校友代表,将成为中老两国民间交流的使者和重要桥梁,为牢不可破的中老友谊注入了新鲜血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此次调研座谈是学校与老挝合作交流的全新起点,学校将继续发挥传统优势,以区域国别学院(中国-东盟法律研究中心)为依托,深化与老挝在法律、教育领域的合作,同时也期待老挝驻华使馆为我校与老挝开展交流合作提供更多帮助。


岳彩申副校长主持会议

  区域国别学院(中国-东盟法律研究中心)院长(主任)、国际法学院院长张晓君汇报了区域国别学院(中国-东盟法律研究中心)建设发展情况。张晓君院长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关于印发《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将区域国别学纳入第14类交叉学科一级学科目录。因此,加快建设区域国别学科是及时顺应新时代新发展的新要求,也是适应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需求。西南政法大学区域国别学院(中国-东盟法律研究中心)依托国家级涉外法治研究基地,整合学校外语、政治和经济学学科资源,加强区域国别问题研究,致力于培养造就“国别通”“领域通”“区域通”人才,以服务共建“一带一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当前,区域国别学院(中国-东盟法律研究中心)所取得的成绩,与老挝政府的支持密切相关,期待此次交流座谈能进一步深化双方在立法研究、法律数据库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构建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


张晓君院长汇报建设发展情况

  会前,调研组一行还前往图书馆前的人权宣言雕塑、法律文化园、图书馆“IC空间”(信息共享空间)等地进行实地调研。

  (记者 冯颖,摄影 荆仁科)

中国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