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观察 教育信息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观察 > 列表
教育观察
教育评阅

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技和人才支撑

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技和人才支撑讲述人: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王志伟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结合自身,我深切感受到,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我们要以更加昂扬奋斗的精神与姿态、更大的勇气与担当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奋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科学指引下,我们落实立德树人根 ...

2022年12月22日

胸怀“国之大者” 积极服务高质量发展

作者:方守恩(同济大学党委书记)高校是教育的主阵地,是重大科技创新思想的策源地,也是拔尖创新人才的聚集地,肩负着沉甸甸的历史责任和历史使命。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关于教育、科技、人才的一系列战略部署,既是同济师生胸怀“国之大者”、积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指南,也是同济大学全面落实“十四五”规划、推进新一轮“双一流”建设的目标任务。感悟思想伟力,凝聚奋进力量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推进马 ...

2022年12月22日

大连理工大学:勤俭节约成校园文明新风尚

光明日报记者 吴琳 光明日报通讯员 杜佳“有多少同学会包饺子?”大连理工大学中心食堂二楼经理刘炜作为劳动课的授课教师,向同学们提问。在场的30余名学生,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同学举起了手。这节劳动课的内容是包饺子。在面点师手把手指导下,同学们从不知所措到逐渐掌握技巧,一个个“姿态万千”的饺子从大学生们的手中“诞生”。“上完劳动课,更体会到一餐一饭来之不易,吃起饭来都觉得特别香!”同学们品尝 ...

2022年12月21日

一所山村中学的半年嬗变

光明日报记者 张国圣 李宏 黄汉鑫春节后,对小学六年级学生摸底调查,全镇只有46人愿意留在镇里读初中,很多人都认为学校再过两年就办不下去了。然而到9月份开学时,学校招收初一新生298人,附近乡镇还有不少家长想把孩子送过来上学。到底是什么促成了这样“天差地别”的变化?初冬时节,记者来到重庆市万州区白羊镇鱼泉初中一探究竟。农村乡镇面临“中学困境”户籍人口超过5万人的白羊镇,是一个离 ...

2022年12月21日
培养强农兴农人才 把“金种子”撒在祖国大地

培养强农兴农人才 把“金种子”撒在祖国大地

[ 责编:孙宗鹤 ]...

2022年12月21日

在希望的田野上接续奋斗

作者:李兴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党委书记)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始终与国家、民族命运紧密相连,始终坚持把服务国家作为最高追求。早在建校之初,就肩负起“开发西北、兴学兴农”的使命,在88年的办学实践中,一代代师生扎根西部、艰苦创业、追求卓越,推动陕西杨凌成为世界闻名的“农科城”,用实际行动 ...

2022年12月21日

为种业振兴注入“科技内核”

为种业振兴注入“科技内核”讲述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 王晓杰今年我国夏粮产量2948亿斤,作为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我在为这一份丰收答卷倍感振奋的同时,更加坚定了继续在种业振兴的新征程上接续奋斗的信心和决心。种业振兴需要农业科技工作者胸怀天下、心系民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免疫团队致力于攻克小麦生产中的“顽症”——小麦条锈病。中国工程院院士、团队负责人康振生默默扎根杨凌45年,带领我们潜心 ...

2022年12月21日

提质增效,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作者:刘宴兵(重庆市委教育工委专职副书记、教授)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单章独列、一体部署,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报告还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教育工作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充分体现了新时代党 ...

2022年12月20日
以系统思维 推进教育、科技、人才高质量发展

以系统思维 推进教育、科技、人才高质量发展

[ 责编:孙宗鹤 ]...

2022年12月20日

打开思政课“引进来”“走出去”的双通道

作者:冯伶莉(重庆商务职业学院讲师)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五育并举”的人才培养体系中,承担价值塑造职责的德育排在第一位,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建设是一项潜移默化的育人工作,需要不断改革创新。我们要结合学生实际,在保证思政课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 ...

2022年12月20日
社会常识素养课,帮大学生迈好进入社会“第一步”

社会常识素养课,帮大学生迈好进入社会“第一步”

光明日报记者 周世祥理财入门知识、理财工具、常见理财骗局……这学期,一门理财公开课在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与学生们见面。“进入大学后,很多同学是第一次自己管钱,希望通过理财课,教同学们更合理地规划各项支出,少在投资上踩坑。”授课教师表示。“从校园出来,‘第一课’就是接受社会的‘毒打’!”这是部分毕业生的吐槽。面对越发信息化的现代社会,不少从“象牙塔”里走出的大学生直言“没有做好准备”。 ...

2022年12月20日

“适应社会”应是大学必修课

作者:陈波(东南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研究院研究员)这段时间,“大学生真的很需要这门课”的话题在网络上受到热议,凸显了一个存在已久却被忽视的问题——有些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短时间内无法很好适应社会、进入职场角色。据第三方调查显示,不少大学生在学习、求职、择业过程中遭遇过金融诈骗、择业歧视、三方违约、用工风险等情形。高学历人群却难以应对生活日常,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硕士生,甚至是博 ...

2022年12月20日

以“善用善养”理念 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

【一线探索】作者:盛志刚(防灾科技学院副教授、清华大学清北中医药跨界工程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近年来,如何改善我国大学生体质的问题受到各界民众高度关注,教育界也在不断加强对在校大学生健康问题的研究。人体的所有活动无非两种——“养”和“用”。此处的“用”,就是人体器官使用和消耗的过程(包括工作、劳动、锻炼等耗能用功的活动)。这里的“养”,就是在耗用之后的组织修复和能量补充过程。所有的生命 ...

2022年12月20日

收录甲骨数量最多 清华大学发布《甲骨文摹本大系》

光明日报北京12月19日电(记者邓晖)十年磨一剑,一部甲骨文资料整理的集大成之作面世。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日前发布了《甲骨文摹本大系》(以下简称《大系》)新书。该书收录有字甲骨70659片,是目前收录甲骨数量最多的大型甲骨著录书,将为研究者更深入地做好卜辞分类与分期研究、文字考释工作与甲骨学商史研究带来极大便利。《大系》是第一部以摹本形式按照新的理论和方法综合整理研究甲骨文资料的 ...

2022年12月20日
教师与学生,如何走出“倦怠感”

教师与学生,如何走出“倦怠感”

光明日报记者 靳晓燕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反复,在线学习、居家学习等新学习场景面临新挑战: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出现了师生倦怠比例上升的现象,同时,师生其他心理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多。近期,线上中芬教育论坛之2022年师生倦怠研讨会举行,与会者探讨师生倦怠成为全球趋势的缘由,寻找有效预防、缓解的措施和方法,展望“师生健康干预”的未来图景。记者邀请相关专家,就此展开探讨。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儿 ...

2022年12月20日

创造和谐有序网课环境

【专家点评】作者:谢永江(北京邮电大学互联网治理与法律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近日,河南省新郑市某中学的刘老师上网课后在家中不幸去世。据其家属提供的视频和图片显示,刘老师在给学生上网课时,网课遭到陌生人闯入。闯入者故意播放刺耳音乐,发布种种不堪入耳的侮辱话语,干扰课堂秩序。该事件发生后,“网课爆破”现象引发广泛关注。所谓“网课爆破”,又称网课入侵,是指网课入侵者通过非法或不正当途径获取网 ...

2022年12月20日

西南交通大学:用艺术之美点亮思政课堂

光明日报记者 周洪双 光明日报通讯员 王雯婷 李国芳近日,西南交通大学数学学院主题班会上,阵阵悠扬悦耳的歌声不断传出,吸引了很多同学驻足,进来旁听的同学越来越多。原来,这是“音乐里的故事”讲演团正在深情演绎《我和我的祖国》。“当讲演团成员演唱到‘我亲爱的祖国,我永远紧依着你的心窝,你用你那母亲的温情和我诉说’时,他们的眼中泛着泪光,这一幕深深地打动了我。”数学专业2022级同学孙华阳激 ...

2022年12月20日
如何守护网络课堂空间

如何守护网络课堂空间

光明日报记者 常莹近几年,网课已成为不可或缺的教学方式,不少学校通过会议软件、直播平台等开展教学活动。而以“网课爆破”为代表的网络暴力也开始入侵在线课堂,不少师生深受其扰。前段时间,河南新郑三中老师网课遭入侵后离世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这一事件将“网课爆破”一词推向公共视野。日前,中央网信办印发《关于切实加强网络暴力治理的通知》,提出“建立健全网暴预警预防机制,强化网暴当事人保护,严防网 ...

2022年12月20日
以更加昂扬姿态 在新征程展现新作为

以更加昂扬姿态 在新征程展现新作为

[ 责编:孙宗鹤 ]...

2022年12月20日
使命光荣 任务艰巨

使命光荣 任务艰巨

使命光荣 任务艰巨讲述人:兰州大学动物医学与生物安全学院青年研究员 朱国梁作为一名刚踏入高校工作的青年教师,我深刻感受到党和国家对教育、科技的高度重视,也深刻认识到作为高校科研工作者的光荣使命和艰巨任务。兰州大学校园景色 兰州大学供图今年7月,我从位于北京的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毕业,怀着忐忑和憧憬,第一次来到甘肃兰州。这次旅行的目的是实地考察国内几所高校,以便选择其中一所入职,第一站便 ...

2022年12月20日



全面汇总教育各类信息的综合门户服务平台

中国教育观察 版权所有

手机端版 | 自适应版

Copyright ©2024 watch.e-chin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032163号-3